秦学站点
秦学官网
如何看待弟子规?学习弟子规有价值吗?(二)
小新 2018-06-05 14:34:12

  【解读《弟子规》也应“遗貌取神”,不拘泥字句,而吸收文字背后的人文关怀】

  我们不必从字面上遵从它,而是从文字背后的精神和情怀加以解读,比如前文引用的两则,我们不必早晚问候父母,但应该经常关心父母!

  父母过世后,不必守丧三年,而怀念亡亲,纪念他们,安慰内心,时常思念他们的恩情,恐怕不须他人提醒,很多人都会如此。

如何看待弟子规?学习弟子规有价值吗?(二)

  第三,《弟子规》不过是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儿童的国学教育,不能停留在《弟子规》《三字经》层面。

  《弟子规》,不过是“学前班”或者小学阶段的读物,固然有益,且有些重要。过分强调“学前班”,甚至让孩子一直读学前班,就有些愚不可耐了。

  孩子心性有些成长后,应该接触更为深广的文化知识,尤其应该直接阅读儒家、道家、佛家等流派的文化经典。

  而有些人,不知是为钱谋,还是为智所限,过分夸大和强调《弟子规》《三字经》等童蒙读物,实在可笑。他们往往包装成学者,蒙骗世人,混淆视听,实在可恶!

  第四,教育部门与其推广《弟子规》,不如加强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让孩子们直接接触文化典籍。

  《弟子规》意在以简要的方式,传达孔孟等圣人的教训。比如作者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化作“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等语,然而,简化的语言,显然不如原来的精彩。读《弟子规》,不如直接读《论语》《孟子》等书。

  《论》《孟》等经典数量不小,篇幅浩大,就有需要选取少数篇章。已经开始着手做这方面的工作了,然而,目前来看,做得还不够好,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国文教育,让孩子们直面经典,不必到“二道贩子”取食。

  第五,今日的作家学者,应该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编撰者普及文化的精神,编撰能够传承传统文化,兼具时代特色,少年儿童好读喜诵的当代童蒙之作。

  这些年,之所以《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重新流行,与当代作家学者有莫大关系。如果我们的学者作家,也能像周兴嗣、王应麟和李毓秀一般,编写出上述三书之类的经典,过滤掉旧时蒙学读物不合时宜的部分,新经典取代旧经典之后,就不必担心其不合时代内容了。

  中国当代学者作家,或为商业裹挟,或被生计所迫,难以像过去老辈学者,或者国外的学者,愿意花大笔时间,用大量心血编写经典入门与普及读物了。这值得和社会反思,而作家学者亦当勤勉自励,努力为经典的传承与普及,作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第六,以上几点相互补充,不可割裂,单独强调一点,否则,可能便是偏执一端,哗众取宠,或是故意曲解了。

  网上线下的许多所谓纷争,他们的观点实际上未必矛盾,只是侧重点不一样。当别人从其他视角切入,强调别的侧面时,他们竟然以为别人在反对自己。这实在是偏颇可笑,答主上述五点从不同的侧面观照,之间并不冲突,且相互补充,不当强调一端,废弃其余了。

0试听各科目课程
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热门活动
秦学教育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