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清题目要求,明确思考角度
解答此类试题先要看清考查的是哪些词语,与课文有关的词语出自哪篇文章,通常有哪些用法,以便尽快确定解题的思路。其次要注意题干的要求,看是要选择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还是选择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组,以便甄别出正确答案来。
2.树立全句意识,联系全句解题
一般说来,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会起到的语法和语气作用。因此,在解答这类试题时要联系具体的语句,依靠对全句的分析来准确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文言文中的语气助词,在不同的句子中的作用也就不相同,它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则助陈述语气。
3.要有较强的句位感,准确把握虚词的作用
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了。“也”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文言文虚词,它用在句末,可以起到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作用;用在句中,则可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再比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用在动词的后面一般是代词;在代词或名词的后面一般是语气副词。
4.联系具体的语境,善于分析语法特点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只有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确定其语法功用;确定了其语法功用就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其具体的意义。“之”在文言文中有三种词性:一是动词,当“到、往”讲,例如“辍耕之垄上”中的“之”就属于这种用法。二是代词,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用法。三是助词,有五种用法,a结构助词,作定语的标志,可以翻译成“的”。b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c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以不翻译。d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也可以不翻译,e音节助词,无实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