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是学生需要要去了解的,那么对于“学校+”与“+学校”志愿模式,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传统“学校+”志愿模式
传统模式中考生可以选择多所院校志愿(如6所),每个院校可以选择多个志愿,如果服从调剂,则等于考生报考了该院校的。
二、“+学校”志愿模式
“+学校”志愿模式即以为单位填报志愿,如某个院校开设有15个招生,则这15个被分成15个志愿单位,如果某批次有100所院校(假设每所院校均为15个),则这个批次共有1500个志愿单位供考生选择。考生可以选择一个院校内的单个、或多个志愿单位()。
三、两种志愿模式对比
传统“学校+”志愿模式以学校为单位投档。如下图,假设物理是西南大学中的较,某考生比较属意物理、化学两个,但又怕冲不上这两个,因此又多搭配了几个自己能接受的。假如考生被提档进西南大学后,如果考生的成绩达不到所填的录取线,则面临被调剂(服从调剂的前提下),或因不服从调剂而被退档。
可见,传统以学校为单位投档的模式存在以下缺点:1.考生的志愿很难得到尊重,调剂的现象较常见;2.存在较大的被退档风险。
“+学校”的志愿模式下考生填报风险大大降低,且要求得到充分尊重。如上图,考生仅喜欢西南大学的物理、化学2个,则他可以只填了该校的2个志愿单位,后续志愿他全部填报自己属意的其他学校、。投档时按1:1比例投出,如果能投进就代表着能被录取(排除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不能投出就继续检索下一个志愿单位,即进档即能录,不能录的不进档,无调剂的情况。
在“+学校”模式下,仍然存在两大风险:一是考生定位的志愿单位均过高,没有梯度设计,导致滑档(全部都投不出);二是没有熟读院校招生章程,误报对单科成绩、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因不符合要求被退档。实际上,这两个风险都是比较容易规避的。
目前,已推行“+学校”志愿模式,近日山东也宣布于2020年推行,相信这种对考生有利的志愿模式将成为未来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