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站点
秦学官网
2019成都七中三诊作文!“土”的理解 审题+立意+范文!
樱桃 2019-05-09 16:46:44

  现阶段考生们的作文题目确实也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了,来引导我们的学生们讲所学的知识用于对于社会现实的理解,这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其实我们现阶段流行词也越来越多了,很多次与都变成了其他的意思,这样的现象还是很多的,这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吗?伊顿教育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与成都七中的相关作文试题,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本站。

2019成都七中三诊作文!“土”的理解 审题+立意+范文!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人用“土”来形容不合潮流的事物,但当某些“土”的东西渐渐消失时,人们又怅然若失。《乡土中国》说,土里生长的不只是庄稼,还有习俗、文化……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届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审美情趣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审题

  限制性

  1.思维限制。题目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进行写作,而材料第一句话列出了一种现象,第二句话进行了一种抽象和升华式的解读,这就限定了作文不能就“土”的本义立意,而应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2.内容限制。材料中对“土”的解读是“形容不合潮流的事物”,土里能生长“庄稼,还有习俗、文化”。两句都是围绕“土”进行阐释的,考生的思维需要以“土”为基础,思考“土”能代指哪些事物,“土”有何功用。脱离“土”的思考和立意都是跑题。

  3.感情倾向限制。虽然“土”指的是“不合潮流的事物”,但是当“土”的东西渐渐消失时,人们又“怅然若失”,这说明“土”的东西承载了我们难以割舍的回忆、经历和情感,更何况土里还能养活我们身体的庄稼和哺育我们精神的习俗和文化,因此考生在立意时,要对“土”持肯定态度,可以辩证分析,指出其不足,但不能全部否定。

  开放性

  1.角度是开放的。考生可以思考“土”的事物有哪些深厚的内涵;可以思考为什么当“土”的东西渐渐消失时,人们会怅然若失;还可以思考“土”里是如何生长出习俗和文化的。这就给考生选取写作角度提供了的开放性。

  2.考生的思维和选材是开放的。凡是能紧扣“土”这一特征的事物都可以入文,凡是承载着难以割舍的回忆、经历甚至历史的“土”的事物均可入文。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进行选材,这就给考生展示写作个性提供了很大的自由。

  3.文体是开放的。考生可以自由选择文体,可以写侧重叙事和抒情的记叙文,可以写侧重看法和思考的议论文,还可以写形象生动的说理性散文。但不管选择哪种文体,都要能够彰显文体特征,不能写成“四不像”。

  解题

  这是一道阐释类材料作文题。材料的第一句话“有人用‘土’来形容不合潮流的事物,但当某些‘土’的东西渐渐消失时,人们又怅然若失”,是关于“土”的社会现象描述。“但……又”转折句同时表现了对某些“土”的东西的肯定。因此,应该正面立意。材料的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话的抽象升华,目的在于拓展思路:土生万物,土创文明,土蕴情感……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躲不开的乡土,抹不去的乡愁。

  2.土地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美德。

  3.“土”气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

  4.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明。

  ……

  偏题立意:

  1.难忘的土地。

  2.家乡的习俗。

  3.就喜欢他那样的“土气”。

  4.在亲情的土壤中成长发展(亲情)。

  ……

  范文展示

  文字,是故土里长出的精神庄稼

  江南杏花春雨,塞北骏马秋风,东瀛樱花清酒,西洋荷马海伦;青海花儿调、黄河船夫曲、蓝水多瑙乐、红土孔雀歌、苍原赶车谣、清乡水磨腔:一方方水土,一曲曲歌诗。文字,是故土里长出的精神庄稼。

  土地无声,文字留痕。茫茫黄土养育了《诗经》,那深浅水域自然冲荡着《楚辞》。王国维对屈原精神的阐述深得后学之心:“大诗歌之出,需要俟北方之感情与南方之想象合而为一,即必通南北之驿骑而后可……”林语堂在大洋彼岸用ABCD重绘《京华烟云》,陈寅恪在故国中土用仓颉方块阐述“独立自由”,赵无极在巴黎用马蒂斯色彩《向杜甫致敬》、用庐山瀑布《向马蒂斯致敬》……大地河山,吞吐着冬夏,长存在那些有情有义、有笑有泪、有方有智者的心里、梦里、手里,集于舌尖、嗓间、指间、纸笺……

  文字,是故土里长出的精神庄稼。

  龙应台的父亲少年离乡,乡音难改,改葬方归。当司仪用湘语唱起“上——香”“拜——”时,她深深跪下,眼泪决堤。千古以来,故乡人就是以这样悲怆楚音招魂的:“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在这里,楚音与天地山川一样幽深,与苍天鬼神一样宏大;司仪的每一个音,都像父亲念《陈情表》的音,每一个音都重创儿女。”此时此刻,她方才理解父亲灵魂的漂泊,方才明白他何以听《四郎探母》泪下,方才欣悦他真的是回到了梦里的家。

  生活之地与精神之地交织重叠,人生之树就可能更加茂然,所以,我们记住了基于大地的写作:

  莫言的“红高粱”仍然在山东暗燃,艾芜的“绿森林”仍然在云南明媚,李白的“江油城”仍然在四川后世招月,赵佶的“万岁山”仍然在南宋遗民触泪,萧红的“呼兰河”仍然在黑土地静流,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仍然在中俄边界呜咽,齐邦媛的“巨流河”仍然与渤海冲击,马克·吐温的“密西西比河”仍然在广褒的北美无拘无束浩荡……

  我承认水土养人,但人不是植物,土地决定植物但不决定人性人心人格,也许我们不必把地与人画上等号或强加因果。但你能想到吗?明末清初,北方降旗林立之时,水润江南却为了汉唐衣冠而发愤一击;保百里河山,留千年魂魄,写万卷气节。

  也许,我们更应在意是否记住了养育过我们的某方水土?是否记得住、留得住、对得住所经历的每方水土?你可以写不出《我的阿勒泰》,画不出“我的高尔泰”,但你至少可以为养育过你的土地留下一株金麦穗、一缕稻花香。

  因为,你的文字,本就是生你养你的故土里长出的精神庄稼。

0试听各科目课程
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热门活动
秦学教育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