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高考, 复读还可行吗?复读要考虑什么方面?
2019年高考成绩下来后,就有很多考生陷入了焦虑,较后据报道,在成绩过一本、二本、三本线的学生中,分别有5%、22%、42%的学生选择了复读。
我说,复读这件事是因人而异的,的确,有的人复读一年逆袭上重本,但也有人复读依旧浑浑噩噩,推脱逃避,不愿面对。
考生选择复读的原因也有很多:
考生,他们多有自己的打算,高考前就有很明确的人生目标,非某大学,某不读。然而,高考或志愿填报的失利,导致与梦想失之交臂;
中等生,发挥失常,认为自己复读一年有提升空间的,希望通过复读,上一个台阶;
很有潜力的学生,头脑也的聪明,但在高中阶段没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高考失利。
高考后忽然醒悟想要再拼搏一次决定复读。
差生,希望通过复读能上个本科。
不要听信说某某某家的孩子复读一年还怎么样了,大部分同学复读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据学习哥了解,尤其在县一级的高中,学校的上线率复读生占据了很大一块。
如果复读没效果,也不会这么多人去选择复读了。
复读可以让你多一次高考的机会,让你有更多的机会进入自己想去的大学,有更多的机会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复读,也意味着你要面临更多更大的压力,如果这次再次失利怎么办?如果还是没有考上怎么办?
想得到答案,先来回答这些问题:
你高考出现重大失误了吗?(高考成绩低于模拟成绩50分及以上)
你的高考成绩是三本临近二本线或二本临近一本线吗?你的心理素质强大吗?
你看着周围学霸的成绩突然眼红,突然发觉自己的成绩根本配不上自己180的智商,深知自己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吗?
如果这几个问题中有一道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复读的确是一种选择。
你家里的经济条件要求你立刻工作吗?
你发觉自己智商不够,的确不是学习的料吗?
你是那种学习比较佛系,不愿意下苦功夫的学生吗?
你现在一提起高考,心里就会萦绕一股清晰的毛骨悚然感吗?
你打心底秉持“读书无用论”,不懂家人为什么要逼你读书?
前4个问题,如果有一道你的答案是肯定,那么也许你真的不适合复读。
第5道题,对很多高三生来说,你现在所坚持的这一理论的确还是自己想法青涩的表现,如果你没有打心底改变这种想法,那劝你也不要浪费时间再读一年了。
我建议你选择复读的原因,更多是因为对某一样东西的坚定,或是重大的发挥失误,而非那个模棱两可的“不甘心”。对于复读,你能要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你需要面对的是什么。
复读这一年不同往年,这一年更苦更累更心酸,你已经不在是复读生,你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你学习的压力也应该能够想到,所以,如果你选择复读,各个方面的结果你需要要提前想到,提前考虑清楚。
复读的成本,远比你想象的更高。
这个“有期徒刑”的概念,来自毛坦厂。在众所周知的“高考工厂”之一毛坦厂中,高三复读班的数量基本和复读生的班数持平,那里没有娱乐,每一个学生的时间都被作息表拆解的严丝合缝,宿舍里无法手机充电,除了学习,也找不到什么可做的了。
毛坦厂附近的文具店叫“好运文具”,酒店叫“考生酒楼”,市叫“学府市”,这里的学生不光时间被拆解,也被这样无形的压力包裹,一年题海后,这里的复读生人均可增强100分左右。
复读班的费用多在万元以上,毛坦厂附近的普通民办学校,收费高达4.8万。
这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讲已经是笔不小的费用,而选择以高考作为孩子命运出口而复读的家庭,大多数也是普通家庭。经济上的压力只是一方面,在高四巨大压力下朝夕相处的亲子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紧绷。
较大的压力和伤害来自自己,网友@奇怪的她 说,复读与其说是身体上的折磨,心理上的折磨更多吧。每次月考过后,名次表就会贴在大门上,进步多少,倒退多少,明明白白圈出来。可是复读生的心脏好像比复读生更脆弱,一次倒退,也是一次暴击,你会一次次地反问自己:读真的是好选择吗?我是不是浪费掉了这1年的时光。
如果你选择复读,你就要准备好承受旁人的眼光,准备好慢慢脱离原有的同学圈子,因为当他们都在讨论大学话题的时候,你必然觉得难过和疏离;
如果你选择复读,你要准备好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比如第二年高考的题,它可能更有难度,或者竞争者更多;
如果你选择复读,你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你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绝望,告诉自己决定高考成败的不是有没有复读,而终究是有没有努力。
有同学说,复读时候每天下了晚修,都要一个人在操场流泪,平复一下情绪再回家,小小年纪就承受这些,可能就认证了那句:在那段黑暗无光的岁月里,恰是你野蛮生长的时期。
高四,让自己重新定义自己的可能性,同时也接受自己的不可能性,这可能就是复读较大的体验。
如果选择了复读,这两个字将不再是轻飘飘的纸上谈兵,而将具象为时间被分割成无数个小块又被题目和作业填满的一整年。
《中国青年报》曾介绍了一位复读生的日常备考计划:“每天14节课,作息时间为早上6点20分到晚上10点30分,每周上课六天;封闭式、准军事化管理;班主任专任专职,全天候督导学生;按入校成绩分班,分层次教学;实行周考,月考。周考为单科考试,月考包括学校月考,武汉市统一调考,湖北省八校联考等。”
除了紧凑的时间安排,自然还有堆积如山的作业。更大的挑战,则是复读生相较复读生所独有的挫败感与压迫感。在这种环境下,复读生更加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中国社科院心理所教授王极盛曾以北京市4万名复读生和复读生为对象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复读生的心理问题比复读高三生大很多,一半的复读生有强迫倾向、焦虑倾向。
整天天数日子过完了高四。
哭了无数次,无数次想放弃,无数次数着时间过日子,那个时候,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熬”。每每如此安慰自己: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只要熬过剩下的日子就好了。当时打定主意,如果还考不好,打死也不会再重来了。
还有再次失败的风险。
这很残酷,也大有人在。复读不是定心丸,不是灵丹妙药,万一又有什么不可抗力因素呢?就算觉得自己会成功,也不得不考虑这种较糟糕的情况。要想好这样的结局,自己该何去何从。
高考政策风云莫测,尤其是较近两年,高考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期和过渡期,许多政策正在不断更改和完善。
目前为止,各省市都没有出台2020届高考考生不能复读的规定,但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了复读生的选择。
比如贵州、云南、四川等省份已经明确表示:从2020届高考生开始,省内公办高中不再允许招收复读生,这意味着这些省份的复读生只能去民办高中。
民办高中的教学质量不敢增加,市面上的复读机构收费又昂贵,这些都给复读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同时,不少省份下一届高考已是新高考模式,各地高考模式不同,2020届考生复读,有着劣势。
你要看好,如果复读,明年的自己是否赶上了改革的下一届。
明年,河北、辽宁、、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开始高考改革,考生将参加新的考试评价体系。
通常情况下,发挥失常或未能考上心仪学校的考生可以选择复读。而今年的考生是传统高考模式下的较后一届考生,假如他们选择复读,将面临一个全新的考试评价体系。这种情况下,复读是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新高考改革对有意向选择复读的考生来说,是风险,还是机会?
有关建议,2021年高考考试形式变化大,考生复读将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复读要谨慎。
全新选考模式下考生复读需考虑
如果选择复读,考生首先面临的就是选科。新高考将不再文理分科,语数外之外的三科需要选科,且考试由3科一张卷变成3科三张卷,分数不再是单纯的卷面分,而是要跟一起选一门学科的人去排队,即所谓的“等级赋分”……
有人认为,新高考选科为考生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选择,可以允许避开弱势科目,对有些学生是有利因素。在中国高教学会《高校招生章程评价》课题组组长张艺执看来,这种情况确实对部分有明显偏科倾向的学生有利,但偏科毕竟是少数情况,并不适用于学生。
在选科带来变动问题上,精华学校校长廖中扬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他认为,选科对今年选择复读的考生来说并没有影响。“今年文科考文综的学生,明年照样选史地政就好;考理综的学生明年选理化生就好,没什么区别。”
但张艺执认为,总体上讲,新高考对2020年考生来说是陌生的。以往复读生的优势在于考过一次之后,按照原来模式再操作一遍,就会轻车熟路;但明年考查模式是全新的,这时复读生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甚至困难要更多一些。“其他同学是从高一开始在新模式下适应了三年,而复读生只有一年的适应过程。”
新的录取方式并非意味着选择收窄
与选科模式相对应,高校在录取方式上也有较大的变革。目前,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多个省市已经公布了高校招生(类)选考科目要求,高校的部分设置了必选科目,考生选考科目中须包含这些必选科目方可报考该。
这衍生出了一套全新的志愿填报模式。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一名班主任张宇庭(化名)总结这种变化:学生原来填报志愿是优先考虑学校再考虑,而新高考后对选择的优先度更高,更强调学生愿意学什么。“学生选的科目,基本上就决定了他们能选的的范围,然后再去考虑学校。”
有考生不免疑惑:由原来的文科理科两种分类变成“3+3”模式下20种分类,如果选择了某一种,其他选项对应可报考的就与自己无关了,这是否意味着可选择的高校及范围变窄了呢?这是否成为选择复读的一个不利因素呢?
对此,记者咨询的多位人士均给出了否定答案。他们的理由是,对于选考科目为生物、地理和**的这部分考生,可选择范围确实窄了,但这样选科的只是极少数学生。高校设置选考科目时,很多原来理科要求选考物理,很多原来文科都要求选考历史。这样一来,如果考生选考科目中包含这两个科目,几乎大部分学校都能填报。
此外,精华学校校长廖中扬指出,实际上高校目前大部分没有必选科目的限制。这就是说,原来有些限制理/文科生的,文/理科生也能报了。因此对大多数考生来讲,明年可以报考的范围更大。
等级赋分降低区分度 批次合并改变复读心态
“卷面分不是较终成绩,而是要跟选同一门学科的学生去排队。”新高考改革后,思想**、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简单来说,就是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而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
等级赋分会导致科目较与较低分之间的分差缩小。传统高考中,较100分,较低分0分,每一科较和较低分之间差100分。而新高考下,根据等级赋分的原则,每科较低分数是40分,较数是100分,较和较低分之间的差距是60分。这意味着区分度有所降低,也会影响到同一分数段的竞争激烈程度。
廖中扬认为,区分度一下降,靠优势学科拉数的可能性就低了,这时对考生来说较关键的是补短板。同时他认为:“对于成绩偏后的学生来说,跟前面差距没那么大,这对他们来说反而是机会。”
新高考还有另外一个大的变动,就是批次合并。张宇庭分析,批次合并之后,本来在一二批次分数线边缘的学校之间的界限没有那么清晰了。以前很多复读生心态是想通过复读上一本院校,而明年这个界限消失,对这类考生来说,复读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廖中扬认为,批次取消,学校之间的差异仍是客观存在的。对复读生来讲,就需要更加去考虑学校的质量,而不是仅仅考虑批次。
也有人认为真心想要复读的话,也可以考虑
2021年新高考对复读生的影响,可以从考试科目、难度和招生三方面来考虑。
政策考试科目改革:语、数、外三科考试;物理、历史二选一;化学、生物、**、地理四选二。政策给复读高考生多了选择。而对于往届生来说,理科就选原来的六科,语数外理化生;文科就选语数外史地政。因此,复读生完全可以选择原来的科目参加考试。
科目难度变化主要体现在数学上。数学不分文理科,考试范围在原理科基础上删除算法框图、三视图、命题、选讲内容。因此,对于理科复读生来说,内容范围变小了,难度也可能会降低,理科复读生有优势。
虽然高考发生了调改,但是获取依旧是关键。如果还想再试一次,政策不是拦路虎,还可以备战继续考。
复读
根据往年数据统计,不少复读生并非“没有考上大学”,而是“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这类考生分数往往并不低。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张宇庭不赞成复读。“很多孩子认为自己这一年没学好或者发挥失常了,但他无法增加明年就不失常。”张宇庭认为,能有好的第一学历当然很好,但是并不是说要把自己未来命运都系在两天的考试中,这是有风险的。人生的路很长,可以从其他角度做更多规划。
文科生复读
新高考模式下,文理科数学不分卷,这样一来,数学卷和之前的理科生数学卷相比难度要下降,但是跟原来的文科数学卷相比难度会提升。理科学得好的人,在难度有所下降的数学卷子上有优势。这种情况下,张宇庭建议,文科考生尽量不选择复读。
提醒
如果要选择复读,考生要衡量自己的意志品质,是否足够坚强、能否吃苦耐劳、有没有足够的心理压力承受力。没有强大的心理耐受能力的家长和考生尽量不要选择复读。 ——张艺执
希望每个考生和家长都能有长远的规划。孩子们自身一般缺少规划意识,那么家长需要发现孩子的天分和弱点,该顺应的顺应,该规避的规避,这对家长来说是较重要的一件事。 ——廖中扬
较后:
复读,不是失败者的选择。复读,是让你重新书写答案的机会。
这一年,你需要去涅槃的自己。不仅仅是分数上的改变,还是自己性格上、观念里的东西在变化。自己已经开始学着去独当一面,去收拾烂摊子,去对自己负责,去争取什么。有些人即便复读失败,也不曾说过后悔,低谷的自己使劲往上爬,狼狈但是值得。
有哲人说:“一种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所以,在此劝你慎重。
如果已经做了选择,请不要再踌躇犹豫、患得患失,没有一种选择是天生正确或者错误的,但你能通过自己来证明这个选择的性质。
你只能选择一个方向,也只能看到这个方向的风景,的出路是向前走。别人的意见只能是参考,希望你遵从自己的内心,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选择权要把握在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