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一些考生高考成绩考的很好但因为志愿填报不注意,较后却上了低分学校,上一篇为大家介绍了两个陷阱,接下来伊顿教育老师为大家再总结三个陷阱,各位考生和家长要注意了!
三、混淆招生简章和招生章程的陷阱
《招生简章》与《招生章程》虽一字之差,但却大有不同。从法律上来说,《招生章程》具有很强的法律规范性作用,而《招生简章》则基本不具备这个作用;从内容上来看,《招生简章》仅介绍一般性报考内容,而报考的内容(如录取规则等)则是不公开的,而且部分内容还可能存在夸大的嫌疑。
很多同学们和家长都觉得《招生章程》内容太多,读一读《招生简章》就可以了,就被《招生简章》描述的“美好未来”迷了双眼。
四、掌握不准确的大学信息的陷阱
近些年来,很多大学都进行了更名,的确,大学更名是吸引考生报考的一个有用手段,以往的很多同学们在报考的往往更青睐于类似“中国****大学、**省**大学”的大学,报考时以为该高校实力强、等第高,当进入大学之后,真正了解了大学的实力之后,才知道哪些是真正有实力的大学,哪些是所谓的“野鸡”大学,只有空架子。
还有一些业余机构开始对各大高校进行排名、分类,公布的调查数据明显不够放心,不知情的同学们和家长却信以为真,把这些数据作为参考来填报志愿。
五、三种心理陷阱
同学们和家长选大学时,也存在三种心理陷阱即从众心理、侥幸心理和恋家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同学们报考时没主见,听从身边人的说词,这些人对填报志愿并没有深入了解,人云亦云不可靠;侥幸心理是有些同学们和家长认为很多高校每年招生都招不够人数,虽然自己的分数不够,也可以尝试钻钻空子,去“碰”一下;恋家心理是有些同学们不想离家太远,采取就近原则,而不去选择外省离家较远的一些大学更适合自己的大学。
这三种心理,都直接导致同学们无法选出更好的大学就读。
相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