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入伏,也是夏天较热的时候的开始。每年的这个时间段,就是蝉的主场。那么同学们知道那些关于咏蝉的古诗呢?在之前的文章小编为大家分享过虞世南的《蝉》,一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就将自己的品格描述了出来。那么李商隐的《蝉》又有什么特色呢?“一树碧无情”的上一句是“五更疏欲断”,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看看这句诗的妙处在哪里吧!也希望同学们可以整理更多关于《蝉》的诗句。
这首诗,有很多典故,读来不太容易懂,我们一句一句拆解开来分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这句其实是李商隐的牢骚之语,说蝉居于高出,饮露难饱,却没有人可以帮助它,发出的悲鸣只不过是徒劳。清代纪昀评此诗时,说:“起二句斗入有力,所谓意在笔先”,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两句诗一出来,直接就抒发蝉饮露自洁,清高难饱的品质。
蝉饮露难饱的典故出自《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夫秋蝉登高树,饮清露,随风㧑挠,长吟悲鸣。”
这两句说是写蝉,实际上是自喻,蝉吸风饮露是高洁的品格,自己为人清高,所以如今清贫难熬,不也是高洁的品格吗?因为发声向人陈情,希望得到某种帮助以摆脱困境,但这样的陈情和蝉的哀鸣一样,是徒劳无用的。难饱和恨,都是诗人寄情于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含蓄之美,是中国诗歌的特点,更是李商隐较拿手的风格。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从“恨费声”过渡到“疏欲断”,把全诗推向自喻抒情的顶点,也是咏物诗“无理得妙”的精髓,你说蝉在树上叫得“疏欲断”,关树什么事啊,可诗人偏要把责任归咎于“树自碧”的无情,这不是没有道理,但细想起来却顺理成章吗?蝉那么可悲,你这颗树但凡有点情感,出手帮助它一下,也不至于如此困窘吧?实际上还是李商隐的自喻,如果有人伸出援助之手,拉他一把,遭遇就能得到改变。
历代唐诗批评者在评注这首诗时,都把“一树碧无情”作为全诗精华,说这句诗神妙,有追魂取气之势,更有人说此句比孟浩然“空翠落庭阴”更微妙,那这句到底妙在何处呢?
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就知道了,当你十分悲伤的时候,会向某人倾诉,倾诉的目的是得到对方的回应,就好比你跟老师告状说同学欺负你,老师理都不理你把你晾着,这时候你的心情是不是从悲伤瞬间转为悲凉?同理,对于蝉来说,它倾诉的直接对象就是树,而树却无动于衷,自碧无情,这种冷漠是强烈的情感冲击,把诗人内心的悲凉突显得淋漓尽致。另外,树无情有典,出自江淹《江上之山赋》:“草自然而千花,树无情而百色”。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前四句以蝉的视角,隐喻自己,从这两句开始就改变了,切入自己的视角,直截了当地诉说着自己的不幸,想想自己求官半生,却漂泊无定,真是感慨万分。梗犹泛是形容人生漂泊的意思,此句用典:古人把桃梗削作人,下雨发水的时候,桃梗就随水流而去,漂漂于江湖之上。出自《战国策·齐策三》。
下句写家乡田园中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而我还不能归去,这是作者思乡之情的表达。你看,蝉在树上悲鸣徒劳,而自己求官半生却无所成,不也是徒劳吗?之所以动了归隐之心,也是由于官小,生活难饱、又费声、还有无情之人,这两句看似与蝉无关,实际上是有联系的。
烦君较相警,我亦举家清:君是谁?当然是蝉,这句是把蝉拟人化,蝉、我双写,以蝉相警,又用“亦”字把双方紧紧联系起来,我的“举家清”与你的“高难饱”遥相呼应,君清高、我亦清高。
总结
这首《蝉》,前四句主写蝉,是显,自喻其中,是隐;颈联两句反过来,主写我,是显,以我喻蝉,是隐;较后蝉、我一体,不分你我。整首诗以蝉起、以蝉结,咏蝉而不限制于蝉,咏物抒怀却又物我一体,不露痕迹,真可谓是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