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人,他们把自己圈起来,不跟可以不让自己不舒服的事物接触。正如学过的一篇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很多人就如同主人公一样,把自己封起来,不让外界的额事情影响自己,这种心理的形成在程度上是自小受到过很多的挫折或者批评,造成心理的敏感脆弱,然后在此之下寻求一个舒适区,所以就进行“自我设限”。
自我设限看上去似乎在限制自己,但换一个角度,每个人都在设限,设限相当于建立了一个边界,在边界之内是自我,我们也因为这个边界而知道自己是谁,有什么是我们能或者想做的,有什么是我们不能或者不想做的。我们从小就知道伸出脚探索一个边缘地带,看看会不会摔倒或者掉下去,因为我们要探索活动的边界。
这个边界哪里来?从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来,与家庭及环境的互动中形成,在成人后稳定下来,所以看到成人的性格相比孩子不容易有大的变化,这就是说,这个边界是稳定的,做出边界的事你会害怕,比如初恋,会内疚,比如伤害别人,会痛苦,比如受到侵犯,这些强烈的感受都与边界有关,也因此,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性格。
每个人的经历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一个人来说可以去做的事,对另一个人来说就很害怕或者痛恨,比如在开放的西方人认为是正常的事,在保守中地区则认为是流氓和犯罪,一个有名的电影《刮痧》,在中国习以为然的事,在美国被当作虐待。在这些例子中,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会因此产生强烈的情绪,这就是边界,它既是一种限制,也是一种保护,意味着我们的底色,是我们的根。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甚至遥远的国度,一个文化完全不同的地方,新鲜感过后,你就会感觉孤独,想要找自己的老乡,来自家乡的人和事物都特别亲切,因为这是你的归属感。
上面都是普遍意义上来讲,但有时候我们成长过程中,从环境得到了一些极端的反馈,这些反馈让我们感觉到危险,我们就会把边界内收来保护自己,比如,如果一个乐于表达自己的儿童,希望得到认可时,却被忽略了,孩子就会感到羞耻,下次再做就会收敛一些,如果被呵斥甚至打骂,那么就会退缩,甚至不再表达自己了,因为有危险。这是一个边界随着外界的反馈而变化的例子,表现为自卑。
相反的例子是,无论孩子做什么,都会得到过分的认可和肯定,因为脱离了现实,孩子以为自己能力的边界是很大的,其实他能做的真实边界很小,生活中会受挫,然后倾向于否认自己的失败,不愿把虚幻的边界拉回现实层面,表现为自大。
有时候孩子的确会犯错的,需要有人告诉孩子怎么做,学习社会的规则,如果这个规则太严厉,孩子学习到的不是规则,而是我这个人不好,对规则或顺从或反抗,而不会尊重规则,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个恶劣的关系里建立的规则,缺乏尊重。这个规则就是边界,我们处世的边界,当这个边界带有尊重的情感时,是很清晰的,也是灵活的,在一些变通的情况下,可以做出更多选择。缺乏尊重的规则僵化,一旦触犯就可能用过于严厉的行为对人或对己,哪怕造成伤害也要把规则放在首位,典型的比如受不了孩子打游戏就送去杨永信那里。
这样简单的描述中,我们大概可以感觉到,有一些僵化的边界时,是很难从外界学习的,也就不会通过学习来扩大自己的边界,因为这事关生存,太可怕了,比如国与国之间关系紧张时,不会有正常的交流和学习。有人会嘲笑别人怎么不敢这样不敢那样,因为他们并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理解,而只是批判,也因为这个批判,僵化的边界会强化,因为没有人愿意被批判和嘲笑。
打破是很疼的,很可怕的,越想打破,越害怕,所以人人想要自由,人人都怕自由,就像气球怕被扎破一样。
相反,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的边界,接受这样的自己,可能就不会急于打破了,而是会感觉到这个边界越来越灵活,越来越不那么有张力,就算你迈出一步,也不怕会因为这个边界的打破而像气球一样没了,当然也就不会迷失,不认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