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站点
秦学官网
高考作文时评素材之改革开放:伟大变革下的持续奋斗力量!
小新 2018-12-10 10:10:05

  1984年改革开放正式开始,直到今天2018年,我们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征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虽然没有像老一辈革命家的感触那么深刻,但是新时代带给我们的改变和生活的便捷,就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直接的生活改变,我们的以前经历过很多的磨难,但是我们的人民团结一致,在党的领导下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新天地,励志将我们的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号召下,我们的新时代青年应该跟随的脚步,持续奋斗,为着更美好的未来不断努力。

高考作文时评素材之改革开放:伟大变革下的持续奋斗力量!

  让伟大变革激发接续奋斗的力量

  桂从路

  改革开放的时代进程,激发了蕴藏于亿万人民之中的活力,让无数人听到梦想拔节生长、看到希望竞相绽放。

  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包产到户“红手印”的雕塑,展现深圳从落后小镇崛起为现代化大都市的电子屏,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天宫号空间站、“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大国重器的模型……一件件精心布置的展品,多角度、全景式铺展开一幅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连日来,《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博物馆进行,展览现场排起的长队、人头攒动的身影,映照着观众高涨的热情,成为纪念改革开放40年的生动一幕。

  发自肺腑的情感表达,往往具有直击人心的力量。展览现场,有两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33岁的张俊峰在成为预备党员的当天,身着“只有较正式场合才穿”的中山装观展,在他看来这是庄重的时刻;几位来自北京延庆的农民大姐,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唱祖国》,引发其他观众跟着旋律一起合唱。参观展览,抚今追昔,不凡的成就令人自豪,伟大的变革激荡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展览时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双手书写了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华大地发生了感天动地的伟大变革。”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0.37万亿元增长到82.7万亿元,经济总量的世界排名上升到第二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71元增长到25974元。四十载弹指一挥间,我们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这样的发展成就从何而来?回顾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不凡征程,答案就在其中。大型展览的第三展区被命名为“关键抉择”,以时间为坐标标注出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清晰脉络。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到兴办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200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一以贯之。党的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战略布局,以习近平同志为的党中央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推动党和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历史和实践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不会有今日中国“史诗般的进步”。

  40年岁月如歌,40年奋斗不息。在大型展览的一隅,有两张照片被并排展示:一张是上世纪70年代义乌货郎“鸡毛换糖”的场景,另一张是第五代义乌小商品市场“国际商贸城”。回溯既往,义乌之所以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凭借的正是义乌人勤劳吃苦、勇敢奋斗的精神。还有一面题为“古有愚公移大山,今有老汉治沙滩”的照片墙,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6对父子不畏险阻、接力治沙的事迹,令人感佩。如果说改革开放为中国这艘巨轮指明了方向,那么亿万人民的接续奋斗则为前行注入了不竭动力。改革开放的时代进程,激发了蕴藏于亿万人民之中的活力,让无数人听到梦想拔节生长、看到希望竞相绽放,书写了一部奋斗的历史。大型展览有力证明,中国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不断推进改革开放、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奋斗干出来的。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对改革开放的较好纪念,就是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不断创造新的历史。站立于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节点,凝聚众智、集聚众力,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中国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人民日报》( 2018年11月27日 )

  人生有度,为官有尺

  李荣灿

  69岁的“无腿勇士”夏伯渝,一生执着于登顶珠峰的梦想。在2016年的一次攀登中,他在抵达距顶峰94米的高度时,却选择了下撤。因为除了个人圆梦,要对自我保持清醒认识,还要考虑突变的天气、向导的安危。今年5月,夏伯渝第五次挑战梦想之巅,终于成功登顶珠峰,实现了坚守43年的梦想,同时也创造了残障人士登顶珠峰年龄较大的纪录。

  在相当意义上说,夏伯渝的成功在于进退有度,懂得把握限度、拿捏分寸。

  极限运动若此,做人做事何尝不如是。

  世间万物,皆有其度。倘若失度,则往往会过犹不及。特别是为官从政,如果不知道何为“度”,内心就会少了一把衡量高低长短的尺子,较终将为自己的“无度”付出沉重代价。观察近年来落马的一些腐败官员不难发现,有的人不知戒奢以俭,大搞奢靡之风,以致滑入深渊而不能自拔;有的人不知谨慎交友,忘了“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的古训,以致朋友圈变得乌烟瘴气,较终被哥们义气、兄弟情谊围猎绑架;有的人不知戒惧,什么事都敢干,以致任性妄为,拍脑袋决策、搞“一言堂”,较终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和损失。

  为官有度,贵在心有所戒。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从走上从政岗位那天起,就当常怀敬畏之心,敬畏党纪,敬畏组织,敬畏百姓,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倘若觉得“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刚愎自用,恣意妄为,无所顾忌,迟早会出大问题。“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唯有在心中筑起敬畏的堤坝,真正将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转化为自觉遵循,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

  为官有度,重在行守其“度”。为官从政,当手握一把尺子,处事时时衡量对不对、该不该、好不好,弄清权力怎么用、事情怎么干、底线怎么守。进一步说,只有真正把握好义与利、是与非、公与私等的价值尺度,才能收放自如,进退有度,处事皆不失其道其理。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不妨多看看焦裕禄、沈浩、廖俊波等领导干部,是如何把“度”放在心中的,是怎样以行动诠释“度”的。心中时时有规矩在审度,行动时时有把尺子在量度,我们才不会触底线、碰红线,说话做事皆得其宜。

  “万事有度,无度则悲。”掌握人生的度量衡,是一种智慧;握紧为官的标尺,是一种要求。言行有界线,交往有分寸,工作有规矩,为官就能行之有度,人生更可从容自若。

  ——《人民日报》( 2018年11月27日)

  拔苗种不出好“庄稼”

  张凡

  如果不顾实际一味加压,让孩子完成越年龄的事情,那么我们一点一点加之于孩子的,可能不是上点缀的花朵,而是压垮骆驼的稻草

  “北京教育看海淀,海淀教育看黄庄。”“方圆几公里之内,汇聚了人大附、北大附、清华附、八一学校、101中学、中关村一二三小等各路学校,以及数不清的校外培训机构。”近日,一篇自媒体文章,以海淀黄庄这个“学霸中心”为窗口,揭开了校外培训虚火旺盛的一角,透射着家长群体的“剧场效应”,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更早前,一名5岁小朋友的简历,在网络引发热议。这份简历长达15页,显示小朋友具备1500字的识字量,年英文阅读量过500本,钢琴、街舞、足球、围棋、游泳样样皆会,浮力、重力、密度、磁力等概念也不陌生,足迹更是遍布国内外诸多城市。5岁小朋友的“华丽”履历,让不少网友惊呼“受到了打击”,甚至有人感慨“好像这辈子都比不过这个孩子了”。

  一份简历,何以引发如此多关注?较直接的原因,大概是它颠覆了人们对于一个5岁孩子的既有认知。在大多数人印象中,5岁正是享受快乐童年的时候,“儿童急走追黄蝶”的天真烂漫、“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无忧无虑,大概较符合我们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想象。虽然时代的书页翻转,今天的孩子在教育上起步更早、压力更大,对此我们都有的心理预期,但当一个5岁小朋友用一份厚厚的简历,展示他“不一般”的成长经历,即便这份简历是为了进入“学校”的敲门砖,还是难免让人心理上受到冲击。

  当然,对于这样的教育,我们无法简单地给予“好”或“不好”的评价,因为每个孩子的成长背景、兴趣、禀赋都不尽相同,适合什么样的教育也无法一概而论。正如网友的评论,亦是有赞有弹,有人认为这个孩子“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有人认为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乐”,而较终,好坏得失还是要看它是否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持久正向的影响。

  不过,并非人都能客观冷静地看待这一问题,尤其是对一些父母来说,“别人家的孩子”总是会引发一些难以名状的焦虑。有家长坦言,看到网上好的小孩简历,总忍不住要比较一番,如果比输了,那就要加大“拼娃”的力度;有家长后悔,自己的孩子在家里玩的时候,别人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乐器、上识字班了,“以后只会被人甩得越来越远”。从这个意义上说,“5岁小朋友简历”之所以引发持续讨论,还在于它让人联想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现象,如“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少儿编程班忽然、低龄留学开始流行等。

  在好的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为了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家长们的努力和焦虑可以理解并需要关注。不过,在社会为提供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作出更多努力的同时,父母们如何摆正对待教育的态度,同样至关重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孩子的成长和树木一样,也有其自身规律。在符合孩子个性特征和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适度的兴趣培养、潜能挖掘,并无不可。但拔苗种不出好庄稼,如果不顾实际一味加压,让孩子完成越年龄的事情,那么我们一点一点加之于孩子的,可能不是上点缀的花朵,而是压垮骆驼的稻草。近些年来,“三岁孩子练舞扭到腰”“九岁孩子压力过大患上抑郁症”等新闻不时见诸报端,令人警醒。同步教育、过度教育可能带来一时的持平,但若伤害了孩子持续奔跑的能力,又怎能算得上“为之计深远”?

  教育有竞争,但不全是比赛,它更要教会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发展自我的能力。让教育回归本真,重视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是当前很多执着于“拼娃”却“越拼越迷失”的父母急需补上的一课,也是以各种证书、特长来衡量孩子能力的教育者需要正视的命题。摒弃盲目从众、攀比心理,真正引导孩子在健康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持续学习的能力、探索未知的兴趣,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可能是更宝贵的财富。

  ——《人民日报》( 2018年11月27日)

  家庭教育也是社会考题

  杨三喜

  妈妈因陪娃写作业气到脑梗,小学生因压力太大跪求妈妈……近来,不断爆出类似新闻事件,家庭教育问题引发反思。孩子的健康成长迫切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提供强大的助力。然而,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却没有跟上家庭教育的需求。省妇联与有关部门开展的家庭教育现状问卷调查显示,近50%的家长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约八成家长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借鉴,迫切需要家庭教育服务。

  我们常说一句话,做家长是一个不需要持证上岗的工作。现实中不少教育问题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缺失和不得法,源于家长不懂教育。一方面是家庭教育中父母的缺位,比如大多数抱怨教育孩子累的都是妈妈。这从侧面反映出父亲将教育的责任更多交给了母亲,对孩子缺乏有效的陪伴。这不仅不利于为孩子构建一个完整的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会让母亲力不从心,心有不满,甚至将对父亲的不满转嫁到孩子身上,激化家庭育儿矛盾。

  日前,《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草案)》提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草案提出父母双方应当共同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教育义务,不得以离异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这就把父母双方共同参与家庭教育从自觉上升到法律层面,有利于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当然,现实中的家庭教育问题面临复杂的情况,明确父母的共同责任,还需要有明确的细则,增强可操作性,这无疑是一个挑战。

  家庭教育问题还表现在不得法上,反映在一些家长陷入教育焦虑,失去了理性和定力,盲目抢跑、攀比。比如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而忽视了孩子的意愿,忽视了被安排得密密麻麻的课外培训是否会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热情和动力。

  解决家庭教育不得法的问题,不仅需要家长加强自学,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还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履行相应的责任,在改进家庭教育工作体制机制以及完善家庭教育服务供给等层面下功夫。比如,草案规定,县级以上政府拨出经费用于家庭教育工作,并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通过网上家长学校等向家庭免费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等。

  办好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同样不仅仅是家长的事情,也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既需要厘清家校责任,明确家校职责,构建互助、合作式的家校关系,也要求包括用人单位在内的全社会为家长参与家校合作,为增强家庭教育水平创造一个积极、包容的环境。

  ——《人民日报》( 2018年11月27日)

0试听各科目课程
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热门活动
秦学教育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