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站点
秦学官网
高考作文网上阅卷是怎样的?怎样才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小蜜蜂 2020-07-01 16:11:05

  高考的考试卷现在采取的都是网上的阅卷形式,对于语文的卷子而言,较重要的一道题目莫过于就是作文了,在作文的写作上怎样才能更好的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呢?网上的阅卷是怎样进行的呢?在网络视角下的高考作文写作策略有哪些呢?在高考的前几天,各位考生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对比一下自己的写作思路,更好的备考高考语文,冲刺高考。

  高考作文已作答试卷是通过高速扫描仪扫描并上传,呈现在阅卷者面前的只是放大了的字。如果字迹模糊、扫描不清就会丢失信息,而且高考阅卷工作量大、时间紧, 阅卷者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影响评分。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获得高考作文呢?

  伊顿教育小编认为,考生在写作时心里要有阅卷者,要为其提供一些视觉上的方便,让阅卷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因此,高考作文要增强视觉冲击力,表现为卷面整洁美观、审题扣题、标题吸睛靓丽、结构布局匀称、文体特征明确、文章亮点凸显、语言耐人寻味。

  一、卷面整洁美观

  卷面想要呈现清晰的视觉效果。首先,文字要醒目,字体稍大,字占格子的四分之三,横向居中,上面留一点空隙,下面可靠线但不要出格。尽量写楷体字,笔画要清晰,给阅卷者留下书写清楚、整洁的印象。

  其次,要尽量避免涂改,尤其是段首和段尾尽量不要出现涂改的情况。在文中,如果出现小的错误以不改为宜,写完的段落也不宜再做调整。如果写错字,在写错的字上画斜杠,且不要画出格。卷面注重整体的美观。

  较后,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要有意识地、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文末要用句号、感叹号等表示话已说完的标点符号。

  二、审题扣题

  考生需仔细审读揣摩作文的命题材料,确切理解其含意。要仔细阅读分析材料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包括写作要求中的每一项内容,确保无一遗漏,然后从关键词句中提取重要信息,准确把握命题意图。审题就是根据命题材料和要求细化分解写作任务,扣题则是在作文中一一落实写作任务。

  如审读2019年卷Ⅰ作文题,可提炼为三部分内容:一是劳动的价值、意义,二是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中学生不尊重劳动的现象,三是希望“你”发出倡议。此外,该题有明确的交际语境限定,需要面向“本校”的同学做演讲。

  细化分解写作任务:文体,演讲稿;情境,以“复兴中学”学生的身份,面向本校学生演讲;主旨,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内容,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以体现对劳动的“认识与思考”,对“不理解、不愿意、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针对材料呈现的现实问题“提出希望与建议”。

  三、标题吸睛靓丽

  标题“靓丽”才能“吸睛”,给阅卷者视觉上的冲击。一则让人看了“怦然心动”的标题,是既有思想的力量,又有语言的功底,形式与内容并茂,智慧与才情共舞。

  1.立意提炼法

  把文章的立意中心概括提炼,挑选出体现立意中心的关键词为标题中的词。

  比如,“青春的味道是咸的”,体现立意中心的关键词“青春的味道”“咸”。“青春”本无味,且抽象,利用通感赋予它“咸”的特征。酸甜苦辣咸,为什么选用“咸”呢?这就和作文所给的材料、主题指向密切相关,“劳动”必然要付出汗水,汗水是咸的。所以,这个“咸”既有实指的意思,更有象征的内涵,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让读者有兴趣去阅读全文。

  2.“1+1”拟题法

  构成标题的词语,其一源于作文材料,其二是材料之外自选,两个词语建立关联。

  “1+1”拟题法的好处是紧扣材料,不偏题。

  比如,“民生在勤,复兴有我”“让劳动成为生活的刚需”“重拾劳动热情,共享劳动意义”等标题。

  3.“4+4”拟题法

  标题连用两个四字词语,内容表达丰满,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比如,标题“劳有所获,勤有所得”,读来干脆有力;标题“点滴劳动,共筑盛世”,简洁而有顿挫之美;“劳则生欢,劳则生慧”“一屋不扫,何扫天下”“不稼不穑,难成栋梁”等标题,皆内容表达丰满。

  四、结构布局匀称

  阅卷者在看完标题后, 就会浏览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及整体结构。开篇要文段短、入题快、用短句,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阅卷者在一瞬间就被它吸引。精彩之笔,要尽量在文章开篇展示出来,切忌在开篇大量复述或抄录命题中的“材料”。比如《以劳动之声传递劳动的幸福》的开篇:

  此刻,站在演讲台上,我希望大家先闭上眼睛,用心倾听来自我们身边的声音。你听!旁边的建筑工地上,传来了叮叮当当的添砖加瓦声;你听!隔壁的早餐店里,传来了热气腾腾的卖早点的吆喝声;你再听!我们复兴中学的食堂里,还有阿姨们热火朝天地刷洗碗筷的欢笑声……

  是的!这就是劳动之声——这些或者有力、或者轻快的劳动之声,从中华民族远古的精神血脉中汩汩流淌而来;从晨光熹微的早晨,到灯火阑珊的深夜,响彻在我们祖国山河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开篇用劳动情景的设置来引起阅卷者的共鸣。用建筑工地、早餐店、学校食堂的劳动声音带出“劳动传递幸福”的主题,自然贴切。接着又从眼前的劳动生发开去,引出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

  在结构安排上, 构思行文时要体现思路, 恰当地选取文章结构方式, 如并列式、对照式、层递式;还要确立段落结构的布局,即起始段、引入段、过渡段、重点段、小结段、总结段等, 做到层次清晰。这里还包括段落的合理安排,内容不宜过多, 要适当切分;在作答时卷面要留有空余,减少阅卷者的视觉疲劳;段落数量要合理, 以7 ~ 9段为宜。结尾要简洁有力, 卒章显志, 较好首尾呼应, 再次点题。

  五、文体特征明确

  写什么文体就应该是什么文体,这是较基本的也是极重要的要求。要突出文体特征,这就要求考生掌握一个度, 即三分之一原则。高考作文文体可分叙事性文体和议论性文体。就叙事性文体而言, 议论部分不要过整个篇幅的三分之一;就议论性文体而言, 叙述部分也不要过整个篇幅的三分之一, 否则会造成文体不明。

  近年来,高考作文多是一种交际语境写作,也有人称之为任务驱动型作文,既有作文材料又有明确的任务指令。近两年,书信、演讲稿等实用类文本也被纳入写作的文体要求。因此,考生不仅要熟悉多种文体的写作格式,还要区分不同文体的注意事项。

  演讲稿语言要有文采,富有感染力,要有针对性、条理性和鼓动性,要有身份感、对话感和现场感。书信语言应感情真挚,一般包含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六部分。观后感要注重观感结合,以畅谈感想为主。

  六、文章亮点凸显

  文章有“亮点”才会有“视觉冲击力”。一篇具有“亮点”的文章,才能在“普通”的层面上,跃入“”的行列。考生在审题上不会相差太多,文章的外在美是需要考生关注的。语言的“亮点”是文采,文采从何处来?向修辞要文采,引用句、化用句、假设句、对称句、排比句、比喻句以及俊美点题的开篇、回味悠长的结尾……文采飞扬的句子,潇洒飘逸的句子,看起来赏心悦目。比如:

  华夏五千年,我们从远古走到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回溯过往,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劳动的壮丽诗篇。从先祖打磨钻孔到万里长城巍峨蜿蜒,从开堰通河到移山平海,从屹立千年的赵州桥到宏伟华美的故宫,无一不是劳动凝聚的伟大结晶。不仅如此,劳动更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采采芣苢,薄言采之”的歌声犹在回荡,“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精神代代相传,劳动人民用“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换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华夏儿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凭借辛勤劳动收获了财富,收获了幸福生活,收获了无数奇迹。

  此段阐述劳动的意义,运用了对称句、引用句、排比句等句式,彰显了文采。

  七、语言耐人寻味

  语言要值得品味,耐人寻味的语言是亮点中璀璨的明珠。

  (一)“味”在形象

  在说理的同时借助具象,化抽象为形象,从而使文章有味。

  1.物象显现

  形象化语言总是离不开有内涵的具体事物。这些事物大多是附着了生活色彩的常见的对象,能连接读者的生活体验,从而使作者的表达意图传神到位。比如“如果功利的实用主义弥散开去,难免会成为侵蚀正确价值观的毒雾”一句,“功利的实用主义”和“侵蚀正确价值观的毒雾”对举,前者的危害性就得以充分体现。又如“满腹经纶却不会为人处世,就像带着整袋的黄金上街,却没有打电话用的零钱”一句,“整袋的黄金”与“打电话用的零钱”两相映衬,其情商窘迫之感则立刻呈现出来。

  2.场景展现

  形象化语言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动”。生动的生活场景本身就能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显现的画面是“动态流动”,而非“固态静止”。动态的画面比静止的图片拥有更为丰富的信息内涵。形象化语言就是要让自己的语言动起来,设置动态的生活场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跌下来的都是往上爬的人”中,“跌下来”“往上爬”是两种状态,却形象地展现了追名逐利的结果和动机。又如“伤口既已存在就无法回避,你不能指望展览伤口来博人同情”一句,形象地告诉了人们“展览伤口”这种做法的错误。

  场景可以拓展画面的长度、宽度,让信息更加丰富和直观。场景的展现有时是过程,增长了文字在头脑中停留的时间,加深读者的印象。

  (二)“味”在修辞

  运用修辞手法,既有助于阐明道理,又可增加文章的风趣和吸引力。如《一千个0比不上一个1》其中一段:

  一千个0比不上一个1;一千次承诺比不上一次付出;一千句空话比不上一次实践。0,看起来大腹便便,再加上“一千个”,更给人一种貌似强大的感觉,实则它依然代表着空无,代表着虚伪;1,看起来虽然骨瘦如柴,但它代表着真实,代表着存在。俗语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但在这些情况下,动动手却更有君子之风……

  这段议论性的文字,由于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说服力,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感情,值得品味。

  (三)“味”在深刻

  深刻的句子让思想变得深刻,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深”就是让读者有启发的道理,体现在内容上;“刻”就是让读者能够记住,体现在形式上。

  如何写出深刻的句子?先否定一般人的认知,再给出与众不同的、出乎意料的观点或解释。比如:“在酒桌文化的语境里,酒不是用来品鉴、享受的,而是用来证明‘诚意与胆量’”一句,先用否定形式推翻常规的、众所周知的、显而易见的观点、解释,再用肯定形式创建与众不同的、出乎意料的、标新立异的观点、解释。比如下面的一则材料:

  重庆万州22路公交车坠江事件竟缘起于司机与乘客互殴,得知这一真相后,估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无语。更叫人无语的是,一个成年人,仅仅因错过下车站点就与司机争吵,继而对司机大打出手。较终,公交车失控后,撞上小轿车,冲破桥上的护栏。车上15条生命,也随之葬入了冰冷的江水。真相揭开后,悲剧顿时叠加了荒诞,除了让人悲痛遗憾,更让人唏嘘反省。

  阅读上述材料并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这起“人间悲剧”呢?尝试写出比较深刻的句子。如:

  这不是无妄的天灾,而是荒谬的人祸。这不是一时的意气难抑,而是深潜性格之中的魔鬼作祟。这不是司机与乘客的摩擦,而是公共意识规则意识的缺席,是应变技巧、责任意识的缺失。

  用笔墨编织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彩练,折服阅卷者,作文才会获得。


0试听各科目课程
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热门活动
秦学教育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