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站点
秦学官网
高考作文命题的逻辑是怎样的?线上作文辅导班哪里好?
小蜜蜂 2020-04-22 10:37:57

  高考作文的命题逻辑一般都是怎样的呢?由于各个省份的命题和试卷的类型不一样,像上海等省份都是自主命题的,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在作文的命题逻辑上也是有着相同点可循的,下面伊顿教育小编给大家分享了不同的逻辑之间的关联,以及在各个命题之间的一个关联。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作文还有待提升的空间,还可以来伊顿教育线上作文辅导班。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各个作文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多则材料内在关联不足;避嫌时政,驱使考生虚拟历史情节;思维杂糅,辩论思维与设喻思维冲突,“认识驱动”干扰了任务驱动;将特例暗示为普遍现象,主题霸道排他,方法论提炼脱题,造成立意两难。这些是2019年高考作文命题存在的逻辑问题,它们分别出现在天津卷、Ⅱ卷、卷、上海卷中。

  一、多则材料内在关联不足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方志敏

  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较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黄大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天津卷三则材料,表面相关强,内在相关弱。尽管这算不上什么逻辑缺陷,但给考生造成了我们意想不到的麻烦。

  三则材料都在爱国话题范围,但是一旦审题写作就会发现话题并不集中,材料间的相关性并不像命题人想象的那样密切。第一则谈革命先驱对祖国的感情和美好期待。第二则谈每个人都应有爱国之责。第三则谈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体验。在考试情景中很难把三者统一在一起。

  我们可以做一下就近拉关系的尝试:如果说第一则和第二则在讲对祖国的情感,那么第三则是讲在历史长河里如何评价自我;如果说第二则和第三则材料都在揭示个人和民族的关系,那么第一则材料却表达的是对祖国的期待;如果说第一则和第三则在抒发崇高的情怀,那么第二则是在理性表达每个人的义务。每一次尝试,只能实现两则相近,另一则正好被孤立。

  其实考场中的学生,连这些特点也难以总结,他们会走入如下的思路:

  如果从第一则材料开始阅读,按照一般的联想规律,接下来的材料是对第一则材料的对比呼应。因为第一则显示尽管“江山破碎,国弊民穷” 革命先驱仍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那么接着就应该展示理想实现后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这一期待并没有出现,代替出现的是爱国是本分,是个人发展和历史发展间的关系。因此考生的思路就受到了阻隔。

  如果从第二则材料开始阅读联系,接下来第一则和第三则应该对第一则发挥和具体化。因为第二则的语言形式具有总结提示的特点,同时也揭示了一般规律,那么第一则和第三则是对第二则的印证,反映普通人在爱国义务上的体现,但是考生找不到这种印证关系,尤其是第三则,反而看到的是远比义务更加神圣和崇高的例子。因此考生无法获得逻辑上的顺畅感。

  如果从第三则材料开始阅读联系,考生会觉得顺畅许多。第三则从人类历史长河来强调人的价值,第一则和第二则具体地从爱国的角度来显现情感价值。第三则开头,容易强化材料时间意义,于是三则材料依次体现为三中时态:未来、现实、过去。

  政治正确,无法增加逻辑正确。只有逻辑正确了,才能增加政治的真正正确。命题人未能很好地意识到这一问题。

  二、避嫌时政,虚拟“历史”

  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Ⅱ卷,为了避免时政化之嫌,为了防止考生猜题宿构,命题人把这个几乎被人猜着的“逢九”公共话题转换成了情境下作文,于是把本该针对现实和未来的虚拟指向了历史。

  虚拟历史,针对模糊。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这一任务的首要问题是,学生如何能做到身临其境的演讲。办法只有一个,制造更多的虚拟。我们见过虚拟当下情景、虚拟未来情景的演讲,却没见过虚拟历史情景的演讲。虚拟当下,让人有所期待,当下有丰富的现实资源,有据可循,有情可依,有景可见,演讲者容易进入角色,也能很好地突出针对性。虚拟未来,也让人有所期待,可以描述未来新奇之情景来吸引听众,因为是推理和想象的情景,所以听众不会指责你的虚构。唯独虚拟历史,不会给人以什么期待。本该用回忆避免虚拟,但本题的回忆不属于个人记忆,而是历史事件,演讲者就会碰到两难,要么重复尽人皆知历史常识,结果使演讲缺乏具体针对性;要么离开历史事实杜撰具体情景,让写作任务艰难而滑稽。一旦选了这个写作任务,还要考虑:在场的听众是哪些人?对国情有什么认识?对时局持什么态度?前来镇压的军警如何对待?这些都要合理地虚拟出来,这无疑是一个悖逆事理的选择。

  缺乏私人存档的集体记忆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和“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缺乏个人记忆,没有私人存档,怎么模拟历史当事人呢?这显然是对作家或经历者命题人的要求,但作家的潜心研究个性化感受和命题人的记忆体验无法让考生来再现。当学生无法构思情景,无法确定较真实的身份时,是很难写好这两封信的,考题自然也就很难测试出考生的真实水平,更无从谈起对考生潜力的发掘了。在缺乏私人记忆的情况下,考生的选择就是重复尽人皆知的历史常识大事年表。

  娱乐活动塑造历史使命感

  “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一台晚会给学生获得的较大印象是娱乐而不是主题,用娱乐节目的观后感来说“五四”意义,轻薄矫情,贻笑大方,不看晚会难道就不能获取“五四”精神?历史使命感的形成不是靠短暂的时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历史使命感的唤醒也不能单靠宣传活动,它须发自内心的自觉。几乎的“五四”纪念活动,都将“五四”意义中的启蒙和救亡做了取舍,只谈救亡而忽略启蒙,因而从某一纪念活动来反应“五四”的内涵必然是不够的,对历史和未来是不负责任的。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是今年作文命题较大的硬伤。

  “逢九”纪念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逢九”思维则容易迁移为“凡九”联想,因此一种为我所用的“逢九”集句都会被人指责为选择性失忆。因此Ⅱ卷作文题必然会遭到来自文化心理的逻辑责难。与其回避“逢九”中的某些信息,还不如回避“逢九”思维。严格讲“逢九”思维是主观化思维,它容易被持不同历史观的人一致重视,并以它作为利器来攻击对方,于是双方会陷入违反科学思维的狭隘之争而不能自拔。

  三、思维杂糅,意图矛盾

  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卷思维杂糅,意图矛盾。好端端一个类似于辩论的题,愣是扭曲成一个设喻想象题。考生难以兼顾辩论思维和设喻思维。生活作品的“读者”一词难以界定,到底谁是你生活的阅读者?真有人像阅读文学作品一样阅读你的生活吗?如果你为了让人阅读而设定你的生活,那还是真实的生活吗?

  从行文逻辑看,“假如”之前是事实材料,“假如”之后是写作任务。但是写作任务与事实材料明显脱节:事实材料难以支持写作任务;写作任务无须从如此的事实材料导出。

  正常的表述应该让写作任务匹配事实材料:

  事实材料不变,写作任务修改为:“假如你是作家,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这样, 考生要么分析创作的不同读者观,充分认识写作的复杂性、多样性;要么支持某一读者观充分调动辩论思维完成任务驱动。

  或者干脆将原题拆分修改成两个独立题目:

  题目一:事实材料后加一句“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题目二:删去原题中的事实材料,让任务驱动部分独立为题。拆分后我们发现两个独立题目的逻辑清晰了许多,话题更加集中但又不乏巨大空间进行充分的发挥。

  四、特例暗示为普遍现象,方法论续貂脱题

  上海卷

  倾听了不同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上海卷的“中国味”提醒我们要走向文化自信。简约明快的表述,却无法掩盖内在逻辑的粗糙,粗糙逻辑暴露了隐蔽的话语霸权,将特例当普遍现象。

  将“我”的动机做了排他暗示。寻找中国味,也许是“我”的任务,也许是“我”的兴趣。寻找中国味,并没有否定之前的寻找“异域味”,也不应该排斥再次寻找“异域味”。这些具体的可能,被命题人故意忽略了。材料中“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这句话,一下子挤掉上述各种可能,留下的只是一种可能“由认为他国文化先进,转向认为自己的文化更有价值”,而且强调了这种现象的一般规律,并上升到了方法论高度,显示文化自信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这种动机排他使得情景变成一个无须深究的论据而已了。

  以精英认知精英选择,代替大众认知大众选择。上海卷妄图以某个有识之士的感受,代表无缘接触外国音乐的人的感受和判断,有误导读者之嫌。这个通过“有识之士”的经历,让我们始终关注本土文化的认知暗示。但这种以特例代替普遍现象的做法,是把文化问题精英化化的倾向,失去了在大众中的示范意义。

  对材料的方法论提炼,代替了考生的提炼。原本可以不做方法论的提炼,结果命题人做了方法论提炼。原本该由考生对材料进行方法论提炼,结果命题人代替考生提炼了。“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这个狗尾续貂的方法论提炼,实际上是对考生的不信任和控制。

  文化主题和方法论主题冲突。文化主题是材料的客观体现,方法论的主题则是命题人主观论断。在写作时会形成选题冲突。只选文化主题,考生会担心没有扣紧主题;只选方法论主题,考生容易离开事实材料而空谈;二者都选,要么先文化主题后方法论主题形成话题转移,要么让文化主题只作方法论主题的论据。较终文化主题被大大削弱。

  若去掉方法论提炼,考生可从“文化的直接观感、文化有关的故事、文化的根本特性”三个方面展开丰富的联想可深刻讨论。

  五、命题本无问题

  但做题、评卷遇到逻辑问题

  Ⅰ卷

  ┅┅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许多考生和老师认为命题人忽略了广义的“劳动”和不同语境下“劳动”的含义。其实命题并不存在这方面问题。

  材料中所指前三种错误认识,都指的是体力劳动。只有第四种“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中的“劳动”有广义的可能,但承接前三个狭义“劳动”,此处也可理解为狭义的“劳动”。

  从“劳动”与财富角度看,有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和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从“劳动”形式看,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从“劳动”本质只看,有手段意义劳动和目的意义的劳动。

  “劳动”有几个反义词:“休息”“享受”“消费”“剥削”“学习”。

  “劳动”与“休息”的反义关系,用是否有“劳动行为”来揭示。从目的性上看,有时劳动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休息,有时休息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劳动。

  “劳动”与“享受”“消费”“剥削”的反义关系,是放在“劳动成果”面前形成的。是创造劳动成果与占有劳动成果的关系。

  “劳动”和“学习”的反义关系,是放在“劳动经验”前面形成的。劳动创造了经验,学习间接获取经验。

  “劳动”有几个近义词:“干活”“劳作”“工作”“实践”等。

  “干活”针对任务而言,任务完成“干活”则结束,持续的时间较短。

  “劳作”相对于休息而言,侧重说人的辛苦状态,持续的时间较长。

  “工作”对应人的身份而言,只要身份在,哪怕无活干、不劳作仍能表示在工作。

  “实践”相对于理论推演而言,它将人类的探索由苦思冥想转变为大胆改造世界的行为。

  一方面,人类的诞生、人类的发展、人类的终极追求,劳动都起了决定作用,所以劳动被赋予了高度概括和抽象的意义。另一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管理活动、创造活动,随着人类活动分工越来越细,劳动又细化为各种具体的含义。

  六、逻辑顺畅,易于让考生发挥的题目

  Ⅲ卷讲述了一个寓言般的典型片段,这个片段几乎成了中国师生关系的当代象征。“看看”都有着多重含义。“看看书”之“看”是做较后努力,为自己,为老师,为即将开启的新天地,为特有的青春时光;“看看你们”之“看”是助力,是坚守,是关心,是期待,是不舍。从这位平凡憨厚的长者身上,我们看到了支撑基础教育的清晰脊梁。

  北京卷②“你会赋予2019什么色彩”。人生中这个较重要年份,其的色调似乎都能对应一个与之相应的心情心态。奋发努力、充满期待的青春,都会闪耀着美丽的色彩。然而理想与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有绿色草原不能看,因为我无法自由驰骋;有万家灯火不能欣赏,因为我要熬到万家灯灭时;有万紫千红不能驻足,因为下一刻也许是落英缤纷,决不能“落”。艰苦备战,使原有的色调纷纷错位,红色不代表热烈,蓝色不代表沉稳,粉色不代表浪漫……若瞬间忘记高考,那眼前是蓝色的树林和紫色的海洋。

  卷,“酸甜苦辣,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尤是,人亦然”,寥寥数语反映了儒家的意图、道家的态度、佛家的方法。你若进取,则要不断扩展你的人生空间;你若无为,则可要接受生活赐予你的一切;你若思辨,则须在五味中进行调和。这既是儒道释的各取所需,也是儒道释的互补平衡。这个2019年较保守的题,用酸甜苦辣来揭示中国式智慧中国式态度倒是一个绝妙的选择:在冲动和绝望时,较需要由“泰然处之”包装的安慰剂。

  高考对逻辑问题的重视,将标志着教育对逻辑的重视,将有助于中国国民思维品质的增强。命题人做到政治正确比做到逻辑正确更为容易,而中国教育反思逻辑问题比反思思想内容问题则更为艰难。因而反思高考命题中的逻辑问题可谓任重而道远。

  以上就是伊顿教育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高考作文的命题逻辑之间的关联,如果你想在作文上有更多的冲刺,可以来伊顿教育线上作文辅导班。线上作文辅导班比较好的也是极力的分享伊顿教育的,感兴趣的家长和同学可以咨询在线的老师,或者拨打免费热线电话:400-029-6659。

0试听各科目课程
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热门活动
秦学教育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