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站点
秦学官网
2018年区中小学期末测试时间安排和暑假安排出炉
小新 2018-06-04 17:12:58

  6月到来,期末考试也将到来。本文伊顿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市区中小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安排,大家看看距离期末考试时间还有多少,再看看暑假假期安排!暑假是大家很期待的吧!不过现在较主要的还是要学习哦!区的一个好成绩,就能好好过暑假啦!

2018年区中小学期末测试时间安排和暑假安排出炉

  区中小学期末测试和暑假放假安排看过来!

  根据区教育局2017学年第二学期 工作安排,

  中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安排 如下:

  初一、初二 期末检测时间为6月27~28日

  小学四、六年级 期末学科抽测时间为6月27日 ;小学四、六年级 期末学科非抽测学科 测试时间6月28日

  小学三、五年级 期末检测时间为6月28日 ;小学低段无纸化评价 将于在6月下旬 由各校自主安排。

  高一、高二 期末考试将根据市教育局统一安排进行。中小学考查科目由学校自主安排。

  请各校在期末阶段,认真组织师生做好期末复习工作,立足复习课有效性积极开展研究,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积极做好家校协作,落实“晚十点,不作业”倡议要求。

  同时请各校做好学校自主开展测评的试卷命题工作,树立能力立意的意识,把控试卷的难度,增强试卷的效度好。做好各项考务工作,确保期末考试顺利开展。

  6月27-28日中小学期末考

  完了之后

  7月5日正式!放暑假!

  科科敲黑板~

  中考和高三 的同学

  还将于 6月份 迎来

  升 学 考

  时间过得真快!

  6月7、8日高考

  6月16、17日中考

  分数虽然不是学习的目的,但不管怎么说,期末考试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方式,科学的复习方法可以让宝贝们事半功倍,增强复习效率,减少复习花费的时间。小编整合了一些教育和学子的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期末考试的复习好方法吧~

  考前焦虑?这三招改变学生心态

  1. 正确认识考试,明确学习目标

  考试是一次总结,它是教与学的一个基本环节,对教与学进行检查和评价,并从中起到反馈的作用。这样的考试,只有微笑着面对,才能获得经验,汲取教训。

  对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估量,分数是一个简单的标尺;对一群学生成绩的比较,名次是一种轻易的排列。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否已经明确,学习兴趣是否日益浓厚,学习意志是否坚韧刚强,学习基础是否牢固扎实,学习方法是否正确有效。

  正确认识考试,让孩子知道学习成绩并不是较重要的,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才是他们应该追求的。
#p#副标题#e#

  2. 舒缓考试压力,确定合适的目标

  无论是成绩优异还是成绩稍差的学生,在面对考试时总会有一些压力,认为有很多内容需要复习而自己还没有全部复习完毕,导致心态失衡。而这些心态会直接影响复习效率,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

  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给自己定下合适的目标,不能高也不能太低。目标定好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分解,落实到每整天该完成的任务。

  当孩子发现自己能圆满完成目标,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考前也会多些信心。

  家长和老师也可以通过陪他们聊天等方式,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更自如地面对期末考试。

  3. 保持良好心态,做好自我评价

  考前的心理状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帮助孩子保持良好心态是需要的。这样做不光是为了考试,也是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

  要想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家长和老师就应当帮助他们做出充分的自我评价,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水平,看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不要自视甚高,也不要妄自菲薄。

  高估自身水平就会难以完成定下的目标,使得孩子对将来的考试产生畏难心理,而低估则会让孩子面对困难畏葸不前,难以进步。

  复习收藏实用技巧 让孩子学习更

  1. 专题训练,冲刺知识盲区

  回归课本,梳理在考试范围内的课程大纲,列出相关知识点,建立及巩固知识脉络,并根据知识脉络,逐个尝试回忆学过的内容,发现知识盲区,逐个专题训练击破。面对一门学科,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可以把了解的部分作一般的复习,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加强薄弱环节上。

  回顾近一学期学过的内容,为了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就要在复习时以重点单元排序或知识点专题的形式,把的知识要点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再过一遍,加深印象,这样比捧着书本从头到尾地复习效果会更好。

  2. 重视基础,抓住考试重点

  掌握较基本的东西是大多数同学的首要任务,因为试卷内容的70%都属于这部分,所以对于近80%的中小学生来讲,这些内容是重点所在,不要在细枝末节的知识上、特殊性的巧解上投入太多精力。

  有些学生并不是不能考好,平时成绩也还不错,但每次考试总会因为计算粗心、审题失误、草稿誊写失误、盲目增强速度、字迹潦草、公式概念记混、诗词上下句搞错、单词记错、答题卡涂错、作文未写标题、答题不规范等本可以避免的失误而导致扣分,如果有这些问题,要引起重视和改正。

  后学的知识,一般综合性比较强,常常牵涉到前面的知识,这样在复习后学的知识时,遇到以前学过的较模糊、拿不准的知识,再随时往前复习,容易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两者都加深了印象。

  总之,临近考试的冲刺阶段,对重要内容,先复习较近学过的,然后再一步步向以前学过的知识延伸,这样复习,效率更高些。

  3. 模拟训练,培养做题感觉

  期末考试前几天可进行1-2次左右的考试模拟练习,这是培养应试题感的好方法,重点是考后将错题进行整理反思,讲对应知识点再做巩固,清除漏洞。建议家长利用周末按照实际考试时间进行模拟。

  模拟考试要有针对性,比如数学方面:低分段的学生重点要注意回归课本,掌握基础;中分段的学生回归基础的同时,还需要强化知识点,尤其是薄弱知识点的拓展训练;段的学生除了常规的巩固基础查漏补缺,还需要加强综合训练和难题冲刺。

  语文、英语等学科,要以教科书为中心,反复练习读法、译法、语法等。这些学科的知识范围较宽,复习时应把思路放开些,把有关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练习。

  4. “质”“量”并抓,文理交替学习

  复习不能只看遍数,重在提率和质量。在增加“质”的前提下,努力增强数量和速度。如做训练和习题时,首先要独立分析思考,正确解决,培养解决问题思路和敏捷性,学会举一反三,切忌先看答案。

  第二做到表达和运算规范准确。还要对问题力求一次性解决,强调准确性,不要寄希望于复查和修改。

  要想增强学习的效率,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还要注意文理交替。就是不把内容相近的科目集中在一起学,而是将文科和理科相互交错安排。对同一学习内容长时间复习,容易产生疲劳,这样再坚持学习下效果不会好。
#p#副标题#e#

  巧用这些学习工具 复习不再是难题

  1. 一览表:重要内容,一目了然

  特级教师魏书生提出了把重要内容列成一览表的好办法。一览表将学习知识的纵横关系整理清楚,做到一目了然,可以一张张分别做,也可以综合在一张大纸上。对于那些需要背诵的、互不连贯的内容,则可以使用卡片来记忆。

  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整理一览表和卡片,在以后的阶段复习中,只要不时地加以使用便可以了。

  2.  做笔记:整理加工,深化理解

  对于很多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孩子来说,记笔记之后,看笔记的次数比较少,笔记的利用率没那么高。那么对辛辛苦苦记了一个学期的笔记,如何才能地利用起来呢?

  3. 阅读笔记时,可以用纸遮挡,帮助记忆

  这个方法拱教君以前读书时也常用,那就是在复习使用笔记时,遮住关键部分,靠前面的提示回忆笔记内容,可以帮助大脑增强记忆。

  4. 看笔记时,学会做减法

  笔记需要我们反复翻阅,每一次翻阅的时候都可以重新规划一次重点,把熟记的知识用符号删减,这样,每次复习时都可以只看不熟悉的知识点,节约复习时间。

  学会做减法是大多数学生容易忽视的一点,把做减法运用到笔记复习中,可以忽略冗余知识点,增强学习效率。

  5. 错题本:对症下药,减少失分

  建立错题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归集错题问题,找到自己在日常考试当中的出错原因,从中挖掘和分析出自身在知识点掌握、答题习惯甚至是应考心态等方面的问题,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减少考试中的失分。要达到以上效果,需要做到三点:

  善于比照成绩好的同学的课堂笔记,解决听课中的听课缺失、记忆缺失和记录缺失,把缺失部分补充到自己的笔记中。

  善于针对错题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尤其注意“这题在课堂上讲过”、“这类题目以前做过”的错题,深究出错原因。

  如果改过的错题仍然出错的话,就需要将错题升级,期末考试之前这些题属于速看必做题目,学生需要把注意力放到相关的基础知识、公式使用上,真正找到知识漏洞。

  6. 回教材:串联知识,构建脉络

  回归课本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回归。学会把历次重大考试考过的试卷集中起来,然后按照知识板块分类,把一类的题目拿出来再看看还有不懂的,翻开课本,对照相应章节的基本概念、公式、例题、习题统统看一看。

  这时候,看书自然就知道重点了,于是在经常考的地方认真看,边看书边体会;在经常出题的地方认真做,边做题边玩味,再归纳整理成体系,建立起知识点间的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脉络。

  考试是一次总结 但不是终结

  老师呼唤的是这样的学生:不为分数而学习却取得了好成绩,因为他在学习中获得极大的快乐;不为名次而考试却考出了真水平,因为他毫无负担地将自己投入了竞争。

  当你的孩子在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紧张备战时,不妨把这番话说给他听,未来,除了许许多多的期末考试,还会有高考等各种各样的考试、考核,如何去面对考试、如何在考试中总结经验、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要比考试本身更加重要。

  家长们,在帮助孩子紧张复习的同时 ,更要教会他们正确看待考试成绩,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分数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要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发自内心的无穷热情,有了自我的激励,他们也就会在实际的课堂中开始找到正确的方向,才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学习技巧。

  快期末啦,同学们再加把劲哟!

0试听各科目课程
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热门活动
秦学教育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