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站点
秦学官网
2024高考生必看:政治高频考点背诵模板
郁夫 2024-02-19 16:19:21

  想要拿到高考政治高分,除了记忆基础的政治知识,掌握并熟练运用高频考点模板是一个好办法。为了帮助各位考生高频复习,小编专门整理理科高考政治高频考点背诵模板,大家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一、改革:我国现阶段的“改革”

  ①改革的原因: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即改革加以解决。

  ②改革的目的: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改革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改革的意义:改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二、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知识

  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基本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原理: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则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改革(在阶级社会里则要通过阶级斗争)和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从而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原理: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方法论:改革(在阶级社会里则要通过阶级斗争)和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状况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之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应,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总结】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发展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四、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导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

  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要注重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同时又要注意形成科学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落后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


0试听各科目课程
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热门活动
秦学教育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