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站点
秦学官网
第17届叶圣陶杯初赛作文!关于人物描写以及社会变迁的文章!
樱桃 2019-09-20 10:06:19

  小学阶段相信很多的同学都体会过写作文写不出来开头并且没有构思的情况,拿到题目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开始去写,其实这样的现象还是很正常的,需要我们去及时处理,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可以从小人物的身上开始描写,这对于我们来说其实也是可以写出大的视角的,伊顿教育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叶圣陶杯的初赛的作文,可以体会下这篇文章的独到之处。

第17届叶圣陶杯初赛作文!关于人物描写以及社会变迁的文章!
 

  乔老头

  刘思红(江西省余干第一中学高二)

  来乔镇旅游的人总能看到这么个怪人:他头发已经花白,明明已经21世纪,但他却依然穿着旧式的发白棉布长衫,腰间系只古铜色烟斗,肩上挎着一只破旧的大麻袋,脚上踏着解放牌绿色布鞋,背微微有些佝偻,走起路来缓慢而笨拙。镇上的人大多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姓乔,于是大家都叫他“乔老头”。

  乔老头没有家人,也没有什么相知的朋友。平日里他都是独来独往,也不怎么开口说话,性格可以说是比较孤僻的那种。空闲的时候,他便挎着个大麻袋,慢步踱到镇西边的小酒馆里打些初酿的麦酒喝。

  路上遇着认识的人向他打招呼,他多是一愣,满是沟壑的脸上隐隐发红,然后拘谨的抬抬手:“好,你好……”

  镇上的年轻人大多不认识他,问父母的话,父母也却只是摇摇头表示不太清楚,唯有坐在树下乘凉的阿婆在提及乔老头时,微微叹上一口气:“你说乔老头啊?唉!也是个可怜人哝——他是个孤儿,自小父母双亡。他吃尽了生活的苦,好不容易在30岁那年讨了个媳妇,添了个小子。本想着这以后的日子会好过一点了,可这老天爷不长眼啊,他家那口子忽然生了一场大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去治病,可这人较终却还是没能救回来。他儿子当时才5岁,小孩子贪玩,冬天自己偷偷跑到湖上的小船上玩,不小心脚一滑跌进了湖里,被水鬼拖住了脚……唉!可怜呐!”

  年轻人听后,一阵唏嘘,不再多问什么。

  乔镇依山傍水,风景十分优美。镇东边有一口弯月形的湖,湖边长满了密密的芦苇,微风拂过,苇草轻轻摇摆,好一波“苇浪”!芦苇丛间时或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倏尔掠起一只红喙灰羽的水鸟,“嗖”的一声冲向天空,转眼间便又躲到苇草之间去了。湖的对岸是几座小山,山上的古树有些年头,整座山被绿覆盖着,苍翠喜人。远远望去,乔镇就像是一幅水墨画,碧水蓝天,白云悠悠,好一个世外桃源!

  乔老头的家就在湖岸边。说是家,其实也不算,就是个用木架支起的小茅屋,屋顶铺着些苇草,上面压着几块破瓦片,在时光的风风雨雨中摇摇欲坠。近几年扶贫的政策出台后,乔老头作为村里的建档立卡户,被列为了重点帮扶对象。镇上为他申请了低保房,可怪的是,他宁愿放着有家电水暖的商品房不住,也不愿离开自己这破破烂烂的小茅屋。镇上的居民陆陆续续盖上了小洋楼,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新房子,只剩他一人孤零零地守着这老旧的小茅屋。

  镇上的人明里暗里都骂他“傻”,说他过于固执。他听到后也不在意,只是苦笑一声,依旧独自守在自己那破旧的茅屋里。镇长也来劝过他几次,但拗不过他态度坚决,想着对于整个村子来说倒是无伤大雅,也便任他去了。

  乔老头没有什么多的爱好,他不像同龄的老年人一般爱下下棋,溜溜鸟之类的。但他对屋前的那一方水土似乎有着特殊的眷恋。人们每次望见他,他都是坐在湖岸边,独自一人凝望着平静的湖面与对岸的山丘,偶有几只水鸟从他面前掠过,溅起几点水花,涟漪阵阵。他就这般安静地坐着,直到日头缓缓西斜,夕阳的余晖淡淡地洒在他满是沟壑的脸上,身后的影子被斜阳逐渐拉长……

  乔镇本是个落后的小乡镇,但随着近些年“扶贫攻坚战”的打响,乔镇借着自身的自然风光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打出了“桃源旅游”的宣传口号,吸引了一大波由城市慕名而来的游客。

  来乔镇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了。渐渐地,游客慢慢注意到了这个举止有些奇怪的老头。

  一日,两个摄影爱好者来到镇东边的湖上拍摄水鸟,望见了乔老头。他正独自坐在湖岸边,膝上铺着一张白纸,手正捣鼓着些什么。

  出于好奇,两人慢慢走近,问道:“老人家,你在做什么?”

  乔老头一怔,回头看了看他们,缓缓将手中的纸卷起来放进身旁的麻袋中,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用疑惑的眼神再次打量了他们一番,一言不发。

  “老人家,是这样的,我们是来这里旅游的,听说镇东边的湖上栖息了很多水鸟,我们就想着来这里摄影留念一下。”年轻人怕被误会,连忙解释道。说罢,又兴冲冲地把相机举到乔老头面前,让他看方才拍摄的水鸟的照片。

  乔老头望着屏幕中的相片:一只灰色的水鸟正扑棱着翅膀从苇丛间飞起,张着的翅膀触到湖面,荡起阵阵涟漪……

  乔老头望出了神儿,半晌,往远处看了看,又摇摇头,长叹一口气道:“终究还是少了些东西罢——”说完,转过身,缓缓地朝着自己的小茅屋走去了。留下两个年轻人面面相觑。

  市扶贫办的领导下月要来乔镇视察工作了!

  镇长被这条突如其来的消息砸的有些发晕,他立刻着手准备接待工作。想到乔老头,他眉头一皱,犯了难:乔叔湖边住的茅屋实在是破旧,这要让上面的人看见了,指不定以为这扶贫工作做得不到位,到时候我可是要被问责的。不行!得和乔叔好好谈谈。

  于是镇长风风火火地赶到乔老头的住处,在湖边看见了正拿着烟斗吸烟的乔老头。他忙走上前去,把茅屋的事告诉了他。

  乔老头听清来意后,拿着烟斗的手明显抖了一下,但他没有过激的反应,只是默不作声吸了一大口烟。

  四周安静极了。

  短暂的沉默后,镇长感觉这样也不是个办法,他便伸手紧紧握住乔老头柴草一般干枯的手,如是说道:“乔叔,您就听我一句劝吧!这茅屋已经破成这样了!您一大把年纪了,何苦住在这里遭罪呢!照我说,您就安心住到镇上为您申请的低保房里去,怎么着也比现在强!再说,这茅屋不拆,扶贫不到位,我也不好向上面交代啊!”

  乔老头的脸色有点苍白,他转头望了望平静的湖面,黄昏的光影下,水鸟的黑影轻轻掠过,似乎在他的心湖荡起那么几道涟漪,虽平常,但好像有失去的苦痛。

  他看着眼前的一切,半晌才点了点头。

  茅屋被拆除的那天,乔老头一个人在湖边坐了许久,许久。

  市扶贫办的人如期而来,他们对乔镇的发展十分满意。他们经过商议决定在镇东边的湖对岸建一座镇史馆,记录乔镇丰厚的历史底蕴及脱贫攻坚的点滴历程,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带动其他镇的脱贫工作。

  镇史馆开始动工时,一组由摄影爱好者拍摄的特写图在网上爆火。图片中是一名身穿发白长布衫的七旬老者,他枯枝般的手指间夹着一只古铜色的烟斗,雪花轻轻飘落,落在他满是沟壑的脸上,他那浑浊的目光落在湖面上,满是惆怅,似乎想透过这湖去寻找些什么。

  这老者便是乔老头。

  网民们盛赞他为“寒江老翁”,说他的身形带着一股“遗世之风”,远离这世俗的繁杂。他周身的气质让久居城市的人们眼前一亮,他们注意到乔镇这个地方,纷纷留言表明要去会一会这“寒江老翁”。

  记者闻讯而来,抵达了乔镇。他们想知道这“寒江老翁”究竟是何许人也?镇长热情的接待了他们,然后领着他们来到了乔老头的新住处。意外的是,屋内空空如也,乔老头去哪了?他又去了乔老头常去的酒馆、街道,但始终不见他的踪影。

  邻家的小孩说昨天清晨看见乔老头挎着旧麻袋往镇东湖边的方向去了。镇长和记者顺着小孩的话找到湖边,在湖靠岸的一艘小船上发现了乔老头。

  他静静地靠在船板上,双手无力的垂下,手中还紧紧攥着一支有点掉漆的画笔,满是沟壑的脸上挂着安详的笑容。他的面前立着一块木板,木板上夹着一张完成了的画,画的右下方印着一个小小的繁体“乔”字,那个他常挎的麻袋静静的躺在他的脚旁,露出白白的一角。

  镇长愣住了,同行的记者与镇民也都愣住了。现场的人们心一沉,陷入了一片悲伤的寂静中。

  一名眼尖的记者注意到乔老头面前的那幅画。画中是一汪清澈的湖水,水面映照着对岸绿意盎然的小山。岸边的芦苇荡中掠起几只灰羽红喙的水鸟,微风轻拂,湖面荡起阵阵涟漪……他好奇地走近,细细打量着这幅画,惊叹之余觉得这画的技法似曾相识。

  记者在鉴画方面是个行家,工作之余他收藏了不少有名的画作。他忽地想到前些日子在某个画展上看到的一组画,画中也是这般的湖水映着小山,笔法细腻而自然,在绘画的技法上甚至过了画坛的诸多名家。将其誉之为“当代之珍品”,不少爱画人士都起了收藏这些画的念头,但画家将这些画展出一段时间后就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不见踪影。人们不知道这个才华横溢的画家是谁,只知道他大抵是姓乔,因为他画的右下角印着隶书刻的“乔”字。没想到……记者心头顿时涌上了一阵悲伤。

  镇长沉默地走上前,慢慢弯下腰,拾起乔老头脚边的旧麻袋,手掌微微颤抖着。

  “叭”地一声,麻袋上系着的布绳突然断裂,麻袋中掉出一卷卷用红绳系着的白色卷轴。镇长小心地解开红绳,将这些卷轴缓缓展开:上面是一幅幅的油画,画上多是镇上的风景,从日升到月落,经立春至大寒,镇上每一时段的风景都悄悄地藏在这一方方画纸之上。

  望着这些画,人们眼前的景物不知何时开始变幻:微凉的雨丝轻抚脸颊,眼前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小麦尽情的舒展着自己的腰肢,抽出嫩绿的芽儿;“呱——呱——”,耳边忽地传来几声蛙鸣,夏日的晚上,林间的萤火一闪一闪着……“噗通”,是成熟的苹果砸在湖面发出的声响,秋风拂过,田间泛起了金色的麦浪;“呼——呼——”北风吹来了寒意,抬头一望,雪花悄然飘落,大地一片银装素裹,雪上不知是谁踩下了一串脚印,延绵向远方……

  “多美!”人们赞叹道。

  那是他们从未注意到的美好。

  镇长在乔老头的麻袋中发现了一张字条,是乔老头的笔迹,居中的地方写着大大的“遗嘱”二字。字条中只有两段话:“一,尸体火化;二,袋中画作悉捐于政府。”遗嘱的右下角印着隶书刻的小小的“乔”字。

  镇史馆落成后,乔老头的画被裱起来挂在了馆内的长廊里。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在经过长廊乔老头的画时,他们总忍不住驻足观赏。一位母亲牵着她5岁的孩子走来了,小男孩好奇地四处张望,经过长廊时,他突然停住了,滴溜溜的眼睛紧紧盯着墙上悬挂着的一幅画,纯真的双眸竟看得入了神。画中,一轮弯月悬在漆黑的夜空中,月下静静伫立着一排老屋,皎洁的月光穿过薄薄的云层洒在屋檐上。屋前萤光点点,原来是那提着灯的萤火虫。不远处的湖面银光点点,倒映着整个世界的宁静与安详,那夜空似乎飘着一首悠远的小调……人们浮躁的心一下子便静了下来。

  小男孩拉住妈妈的衣角,他用胖乎乎的小手指着墙上的那幅画,天真地问道:“妈妈,这里是哪里?好漂亮呀!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地方呢!”说完又吸吮了一下自己的小手指。

  那位母亲久久凝视着墙上的那幅画,然后伸出手爱怜的摸了摸小男孩的头,语气有些怅然:“孩子,这是我们从前的家乡啊……”

  乔镇的风依然轻柔地拂过,小洋楼沐浴着清晨洒下的阳光,一切似乎都还和从前一样地美好。

  (指导老师:张焕明)

  【点评】本文以小人物的视角出发,刻画了一个极其普通却并不平凡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在时代的大背景里浮浮沉沉,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去回过头反思那些特别值得反思的东西,映射着整个社会的变迁。文章语言质朴而清新,人物形象现实而又丰满,环境的描写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综合来讲小作者的语言功底扎实。

0试听各科目课程
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热门活动
秦学教育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